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三九貼”來啦
“三九敷貼”指在每年農歷的一九、二九、三九中各選擇一天,采用特制中藥藥膏貼敷相應穴位,以達到祛除和預防疾病的一種,是中醫(yī)傳統(tǒng)外治療法。
“三九”為冬至后的三個九天,是全年天氣最冷、陰氣最盛的時段。《黃帝內經》認為"天人相應",人與自然是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將平衡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有機結合,會有事半功倍之效!叭拧睍r大自然處于陰陽交替的階段,即所謂的“陰極而生陽”,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最容易患病,尤其易患呼吸道疾病!叭刨N”就是依據中醫(yī)“天人相應”理論,順應四時特性的一種內病外治療法。冬至后天氣寒冷,人體陽氣內斂,氣血運行緩慢。根據中醫(yī)“虛則補之”“寒者溫之”“內病外治”的理論,在“三九”時段采用具有辛散溫通功效的中藥進行穴位貼敷治療,可疏散風寒、溫補肺腎,起到疏通經絡、平衡陰陽、止咳平喘、調和臟腑的功效,利用藥物敷貼穴位,扶助人體的陽氣,從而達到增強人體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冬季用藥物敷貼穴位不僅能鞏固夏日“冬病夏治”敷貼的效果,還能控制疾病的發(fā)作,達到冬夏皆治,能獲得更理想的療效。
適應癥
(1)呼吸系統(tǒng)疾病:
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慢性鼻炎、反復發(fā)作的呼吸道感染、反復感冒。
(2)消化系統(tǒng)疾病:
中焦虛寒、虛寒性胃病、胃腸功能紊亂、慢性結腸炎、虛寒腹瀉。
(3)婦產科疾。
下焦虛寒、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宮寒、痛經、帶下量多等。
(4)風濕、關節(jié)。
關節(jié)痛、骨質增生、關節(jié)炎、風寒濕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
(5)免疫力低下者。
禁忌癥
(1)急性呼吸道感染、發(fā)燒期間不能貼敷;
(2)過敏體質及有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以及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損的不適宜貼敷;
(3)孕婦;
(4)惡性腫瘤、肺結核活動期等疾病。
注意事項
(1)貼敷當天不宜洗澡。
(2)貼敷時間:成人0-3小時,兒童時間酌減。
(3)貼敷后局部皮膚微紅、輕度瘙癢為正常現象,若出現強烈瘙癢、疼痛、紅腫、水泡者取下藥膏,必要時就醫(yī)。
(4)三伏貼、三九貼相輔相成,建議持續(xù)貼敷治療3-5年,其療效更顯著。
即使夏天沒有貼三伏貼,冬天仍然可以貼三九貼。
貼敷時間
初九貼:2018年12月22日-2018年12月30日
中九貼:2018年12月31日-2019年1月8日
末九貼:2019年1月9日-2019年1月17日
加強貼:2019年1月18日-2019年1月27日
咨詢電話:0971-6162758
供稿:中醫(yī)科 張鴻雁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 上一篇:關愛癌癥患者 我們在行動——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開展講座義 2019/11/12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